无线充线圈驱动MOS管N+P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应用案例 > mos被击穿是短路还是断路

N
ews

应用案例

联系诺芯盛科技
联系方式: 林生:185-2081-8530

Q Q:88650341

邮箱:lin@icgan.com

应用案例

mos被击穿是短路还是断路

发布时间:2025-09-25编辑:国产MOS管厂家浏览:0

在电子元器件的世界里,MOS管如同电路中的“守门人”,控制着电流的通断。然而,当它遭遇击穿时,这位守门人可能彻底“罢工”——但究竟是短路还是断路?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工程师和爱好者。本文将深入剖析mos管击穿的机制、表现及实际影响,用通俗的语言揭开技术迷雾。

击穿的本质:绝缘层的崩溃

mos管的核心结构是栅极(Gate)、源极(Source)和漏极(Drain),其中栅极与沟道之间有一层极薄的绝缘氧化物。当施加的电压超过其额定耐压值时,这层绝缘介质会被“击穿”,形成导电通道。就像水库的堤坝被洪水冲垮,电流不再受控,瞬间涌入原本隔离的区域。根据击穿位置的不同,可能发生在栅极与漏极、栅极与源极或漏极与源极之间。

短路:击穿的常见结局

多数情况下,MOS管击穿后表现为永久性短路。例如,栅极击穿时,绝缘氧化物层被破坏,栅极与源极或漏极之间形成低阻通路,导致电流持续流通。此时MOS管如同“卡死的开关”,无法通过栅极电压控制通断,甚至可能引发电路中的大电流现象。漏源极击穿同样可能因瞬态高压(如浪涌)导致两极间直接导通,类似保险丝熔断前的“最后一搏”。

断路的可能性:少数但存在

尽管短路是主流现象,但某些特殊场景下击穿也可能表现为开路。例如,当击穿伴随剧烈发热时,金属层或连接线可能因高温熔断,彻底切断电流路径。这好比电路中的“自毁机制”,以牺牲局部保护整体。不过,此类情况通常需要极端条件,如长时间过载或多次击穿累积损伤。

mos被击穿是短路还是断路

击穿的诱因:谁在推波助澜?

导致MOS管击穿的“凶手”往往隐藏在日常设计中:

  1. 过电压:超过额定值的电压信号(如VGS>20V)直接冲击栅极,或漏源极遭遇浪涌;

  2. 静电放电(ESD):人体或工具携带的静电瞬间释放,足以击穿脆弱的绝缘层;

  3. 热失控:散热不良导致温度飙升,加速材料老化;

  4. 结构缺陷:制造过程中的微小瑕疵可能成为击穿的“薄弱点”。

如何判断击穿类型?实测是关键

若怀疑MOS管击穿,可通过万用表测量:

  • 短路表现:栅极与源极/漏极间电阻接近零,或漏源极间无控制信号时仍导通;

  • 开路表现:任意两极间电阻无限大,且无电流通过。

需注意,部分集成MOS管(如芯片内置)无法直接测量,需通过外围电路现象推断。

防护策略:防患于未然

避免击穿需从设计到运维全程把控:

  • 电压裕量:选型时耐压值留足余量(如实际电压12V选用20V器件);

  • ESD防护:操作时佩戴防静电手环,电路增加TVS二极管;

  • 散热优化:合理布局散热片或风扇,避免热堆积;

  • 驱动保护:栅极串联电阻抑制电压尖峰,必要时加入钳位电路。

结语

MOS管击穿如同一场“电子事故”,短路是大概率结局,但断路亦不可忽视。理解其机理与表现,不仅能快速定位故障,更能从源头规避风险。无论是工程师还是爱好者,掌握这些知识,便能在电路设计中多一份从容,少一份焦灼。

本文标签: 击穿 还是
分享:
分享到
首页 下载中心 中低压MOS管产品 高压MOS管产品 第三代半导体GaN 第三代半导体SiC 公司简介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诺芯盛科技-产品目录下载(PDF)
  • 服务热线:185-2081-8530(林生);QQ:88650341
  • E-Mail:lin@icgan.com
  • 公司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华辉路同胜科技大厦A座1007
  • 诺芯盛科技供应各类功率器件,中低压MOS管、高压MOS管,第三代半导体GaN SiC等产品
  • Powered by PDMCU
扫码添加mos被击穿是短路还是断路_应用案例_新闻中心_高压mos管厂家微信号码: 二维码扫一扫
[TOP]
在线客服

在线咨询

在线咨询

在线咨询

18520818530
二维码

官方微信扫一扫